雲門啟發舞蹈魂
伯樂牽引築夢路

12歲的布拉瑞揚,還在以漢名「郭俊明」的當時,在雲門舞集的一場演出中受到台上的舞蹈啟發,而決心成為一名舞者,卻因為父親的反對而被迫放棄學習舞蹈的機會。後來受到舞蹈班老師的鼓勵,布拉瑞揚決定放手一搏,報考左營高中舞蹈班。然而在徵選的場合中,毫無舞蹈基礎的布拉瑞揚在一群受過良好舞蹈訓練的考生中顯得不知所措,嚴重打擊了布拉瑞揚的信心;「如果我說你考上了,你會來念嗎?」萬念俱灰之下,一股溫暖的聲音如洪水中的浮木般出現,重新燃起了布拉瑞揚的信心,這股聲音正是來自於台下的甄選評審,也是雲門舞集的創辦人—林懷民老師。就這樣,受到林懷民老師的青睞,命運之神開啟了舞蹈之門,布拉瑞揚順利進入了左營高中舞蹈班,也從此踏上舞蹈的不歸路。

布拉瑞揚

【雲門舞者時】攝影:布拉瑞揚舞團

舞蹈是心靈食糧
享受每一次演出

對舞者來說舞蹈中的「快樂」,就好像它已經是生活中的必須。如同人類生存所需進食的重要性。我們因為進食而使身體感到滿足,也會因心靈想要吃什麼而對食物產生更多的慾望;好比下一餐希望可以吃到那些不同的料理,因為料理讓自己增加其他想要的目標(甜點、飲料),相對的就像舞者們對於舞蹈的所需,從排練期間至演出後的滿足感,過程的積累與收穫就會產生快樂的感動。每一次的創作跟演出都是很特別且難忘的,布拉瑞揚舞團的作品為什麼特別,是因為作品會隨著舞者身心狀態、觀眾反應而有所變化,每一次分享的內容都會有些不同,每場演出都是「首演」。這也是喜歡布拉瑞揚舞團的觀眾為什麼會一直想要來看我們演出的原因,因為每一場都不一樣,每一場都是最深刻、最特別的演出。

布拉瑞揚

【第一次回家跳舞】嘉蘭部落_謝幕_攝影:高信宗

在地即國際
打造台東舞蹈基地

2011年,迎來布拉瑞揚生平最忙碌、最多演出的一年。布拉瑞揚在紐約的林肯中心演出了為瑪莎.葛蘭姆舞團創作的作品,謝幕時他成為聚光燈下的焦點,這他人生樂章的一個高潮。不過當下除了興奮,也讓他同時有點感傷,他突然好想念在部落的父母親,「那是我有史以來得到最多迴響的舞作,但是那樣的大型演出,帶不回部落。在舞台上為什麼我牽的不是家鄉舞者的手?我最棒的作品,為什麼不能帶回部落呢?」當時突如其來的一個念頭,讓他在2014年毅然決然回到台東成立以他為名的「布拉瑞揚舞團」,在台東糖廠的舊倉庫落地生根。就像人們願意為了觀賞碧娜‧鮑許的舞作,遠赴紐約,布拉瑞揚深信,一旦台東的舞團基地逐漸成熟,「未來,就能吸引各地的人到台東,看表演、度假,認識我的家鄉。」

攝影:拉風影像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