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 Taitung> 美食獵人 >阿拉慕廚房

阿拉慕廚房—原民風味的西餐料理

位於臺東市新生路的阿拉慕廚房,外觀與一般西餐廳無異,開業短短三年,已憑著完美融合原住民飲食元素與西餐烹調手法,成為不少饕客的私房名單。來這裡用餐,會顛覆你對原住民傳統風味餐與異國料理的固定形象,創新而美味的菜式驚豔味蕾,讓你吃過以後念念不忘。

阿拉慕廚房

對原住民來說,吃不只為了果腹,更是人與人之間的重要連結。老闆秀娟姐是卑南族人,「阿拉慕」(Alamu)在卑南族語是「來﹗」的意思,有熱情邀約的意味。原住民是愛分享的族群,從前族人捕獲獵物後也會呼朋引伴,分享豐盛美食與喜悅的心情。阿拉慕廚房就是因著這份渴望分享的初心成立,期盼客人來到這裡享用美食、把酒言歡。

走進阿拉慕廚房,餐廳設計結合原住民的元素以及大地色系裝潢,令室內空間感覺清新而明亮。柔和的燈光、販售各類酒水的偌大吧台則營造典型的餐酒館氛圍。店內提供大概30個座位,但因為生意很好經常客滿,假日來訪建議先訂位。

打開菜單,前菜、沙拉、義大利麵、燉飯、甜點等一應俱全,餐點是經典的西式料理,特別的是加入了很多原住民料理常用食材:紅藜、小米、馬告、樹豆等,為西餐注入部落的經典味道。不說不知,這些食材當中,不少更是來自秀娟姐母親的開心農場,體現從產地到餐桌的精神,自己種的也確保了食材新鮮與安全,讓客人吃得健康又放心。

阿拉慕廚房

這裡的餐點製作用心,不論在食材選擇、味道平衡與烹調手法都有優秀的表現,就連作為前菜的紅藜手工麵包也是令客人吃過懷念的招牌菜,麵包香軟,搭配店家自製甜鹹兩種口味的抹醬(洛神花果醬、樹豆香菜醬),味道更是不凡﹗樹豆又稱木豆,是原住民的傳統糧食之一,一般原住民料理是將樹豆與排骨煮成湯,在這裡頭一回品嚐到樹豆泥沾麵包,意外的好吃﹗

主菜方面,馬告生豬肉炒野菇義大利麵是客人大推的必吃餐點,馬告清爽的口味剛好中和了乳酪的濃郁香,料多實在;紅藜被譽為「穀類中的紅寶石」,是臺東在地特產,加在燉飯豐富了米飯的口感。甜點方面,經典款布朗尼熱熱入口,濃郁香甜的巧克力令人齒頰留香;也可以嚐嚐店家特製的小米奶酪佐椰奶,甜而不膩,加入小米點綴,為整頓飯畫上完美句號。(圖片來源:阿拉慕廚房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