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前,一個心碎的大學畢業生,離開他的家鄉,從南非跨越三個時區飛抵台灣,獨自摸索來到傳說中如人間仙境般的台東,便在此生根茁壯,開枝散葉,翻開了人生的新篇章。

Mark Jackson

Mark毫不費力地就能回想起那令人印像深刻的2003年:「我跟我交往了四年的未婚妻分手,非常傷心,當時剛好大學畢業也沒甚麼包袱,就毅然決然離開了那令人難過的地方。」但世界如此寬闊,為什麼是台灣?Mark笑著說,那時台灣正要發展核能,與生產便宜核原料的南非有著密切的往來,他的父親是核能科學家且經常在台灣與南非之間進行商務旅行,加上在台灣工作的姐姐總說著台灣如何如何的好,讓他對台灣這個島嶼充滿著美好的想像。

處在人生低谷掙扎著要重新振作起來的Mark,第一個念頭就想到台灣,而一直到抵達台東之後,事情有了天翻地覆的改變。

「剛到台灣時有先去台南找朋友的朋友,他給了我一台很破舊的摩托車,還鼓勵我去環島,還告訴我一定要去台東!」Mark的眼睛亮了起來,那是他第一次聽到台東這個地方。內心有股無法壓抑的念頭想要知道台東究竟是個多麼特別的地方,Mark孤身騎著摩托車出發,先往墾丁前進,卻在屏東附近迷了路。「當地警察前後左右護衛著我騎了兩個小時,領我到正確的主要道路上,才放心讓我離開!」這段印像深刻的迷路經歷,讓他深深體驗到台灣人的熱心與溫暖,「台灣真是個太棒的國家!」Mark說。

漸漸的,情傷不再困擾著他,一路摸索到了台東沒多久,居然在市區的墨西哥餐廳遇到了大學同學Thomas,兩人相認之後格外激動,Thomas不假思索立刻騎車載著Mark往海邊去,奔馳在台11線上,就在富岡到小野柳那段短短的距離間,他回憶著,「兩側有高聳的椰子樹、遠處的都蘭山襯托背景,我幾乎要停止呼吸,心想,這看起來真像夏威夷!南非我的家鄉也有類似的風景,一路上都是漂亮的海岸,太美了!」

那時Mark就知道,就是這裡了,台東,是他想要永遠定居的地方。

Mark Jackson

「我發現這邊的人口組成很有趣,有漢人、原住民、還有一些像我一樣的外國人;天氣總是晴朗,步調很慢,是個不忙碌的地方,治安很好,我的孩子在都蘭國小念一年級,可以放心讓她自己走路回家。」在都蘭糖廠斜對面開了間名為WaGaLiGong 哇軋力共的異國料理餐廳,Mark自己還開設衝浪課程,開開心心的生活轉眼也已十多年,這些都是最初讓他心醉於台東的特點。

「但是……」Mark語重心長的說:「唯一的問題是我看到周遭的環境被破壞的越來越明顯,跟我當初來的時候不一樣了。」他說,近些年Mark帶著國外來的朋友去海邊時,映入眼簾的已不是乾淨的海灘而是被四散的垃圾給取代了。看見這樣的轉變Mark心中有著無限感慨,他希望不管是官方或者民間,都可以多著力在海洋生態平衡與環保,發展觀光的同時也同時保護台東珍貴的天然資源。「如果你愛這個地方,你會關心這個地方,我想永遠住在這邊,所以希望台東越來越好!」

Mark建議多舉辦淨灘活動、廣設魚類保護區,「富山護漁區做的就很好,真的有達到復育的效果。」他舉例說,「有機永續的樸門農法(Permaculture)目前在西方國家很流行,如何與大自然和平共存是我們要多學習的地方,可以試著推廣看看。」因為真心愛著台東這片土地,所以對這裡有著更高的期許,未來若台東能朝友善生態城市-Eco County的目標努力,便能以Eco Tourism的特色行銷於國際,「外國人非常喜歡這個概念,這也是世界趨勢,環境永續是個不遠不近卻一定必須得面臨的議題。」Mark說,所有居住在台東的居民一起保護台東的自然環境,讓台東十年、二十年、甚至千年萬年後,依然純淨、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