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嶼飛魚季旅行提案—期間限定蘭嶼魅力體驗
蘭嶼不只是全球知名的潛水天堂,更是達悟族長久以來的聚居地,獨特而深刻的部落文化,為這個海洋小島賦予活力。其中飛魚祭是達悟族的重要慶典,獨特的傳統被登錄成為臺灣重要民俗文化資產。想知道飛魚祭期間不一樣的玩法,跟著我們展開蘭嶼旅遊﹗出發之前,先參考這篇看前往蘭嶼的交通吧﹗
- 你可能也喜歡:蘭嶼景點、蘭嶼、綠島三天跳島遊
飛魚季的由來有一個充滿神秘色彩的傳說:從前族人因把飛魚和其他海鮮一起煮食而生病,部落長老獲飛魚報夢,提醒飛魚的捕撈季節、禁忌和食用方法等。飛魚季儀式既反映達悟族的信仰及宇宙觀,亦展現了達悟族祖先的生活智慧—祭儀圍繞飛魚捕撈活動,限撈與各種禁忌可見達悟族敬畏自然、取之有道的精神,深諳人與自然和諧共存,人類才能獲得穩定的糧食。(圖片來源: 臺東縣政府)
飛魚季的習俗數百年來由族人靠口耳相傳傳承至今,各項儀式展開的期間並非以西方曆法計算,而是根據達悟族傳統的曆法「夜曆」(kapowan)。飛魚季歷時八個月,分為三個階段:
• 飛魚季招魚祭:於「夜曆」第一個月開始(大致為西曆2-3月)
• 飛魚季收藏祭:從「夜曆」第三個月至第五個月(大致為西曆4-6月)
• 飛魚季終食祭:中秋節後不能吃飛魚,以示對飛魚的尊重。
整個儀式於「夜曆」第八個月結束(大致為西曆9月)。
在飛魚季期間遊蘭嶼,請慎重遵守以下飛魚季禁忌,避免冒犯居民和造成不便:
禁忌(一):飛魚季期間是不能到海裡戲水、游泳、浮潛或潛水喔﹗
禁忌(二):請勿往海裡丟石頭,免得把飛魚嚇跑;
禁忌(三):請勿罵髒話或在招魚港喧嘩;
禁忌(四):請勿觸摸拼板舟或踏進船艙;
禁忌(五):請勿進入在地民居的飛魚作業區和曬魚區,嚴禁觸摸漁具漁獲。
(圖片來源: 臺東縣政府)
飛魚季不能下海,可以來野銀部落走走造訪地下屋,以便更了解蘭嶼的地理、文化和歷史。野銀地下屋是蘭嶼獨有的半地下屋建築,沿著山坡挖出1至2公尺深的地穴,反映達悟族人面對高溫、多雨、多颱風這種熱帶海洋氣候的生活智慧。野銀地下屋的建構分為主屋、工作房和涼台三個部分,主屋位於地基凹陷處,是族人生活作息的重要場所;前方門廊是一個開放的空間,用以接待客人;工作房分上下兩層,為族人製作器具及儲藏的場所。由於整個居住空間以木、石、竹、茅搭建,具有隔熱效果,可避過強風和烈日,夏天來訪也感覺清涼。溫馨提示:入內參觀需要有族人帶領及付費。(圖片來源: IG @chrishuang_tw31)
地址: 臺東縣蘭嶼鄉野銀部落

提到蘭嶼美食,大家第一個想到的一定是飛魚料理,在飛魚季期間前來蘭嶼,從早到晚也可以品嚐富特色的飛魚料理:早上必吃飛魚飯糰、飛魚刈包;中午來一個飛魚卵炒飯、飛魚乾醬拌麵;午後吹著海風享用蘭嶼獨有飛魚卵雪花冰;晚餐到餐廳享用飛魚一夜干料理 — 一整天品嚐飛魚美食,是深刻體驗蘭嶼在地風情的一種方式。推薦店家請參考這篇。(圖片來源: IG @ eveyi0822)
蘭嶼有六大部落,分別為椰油、漁人、紅頭、朗島、東清及野銀部落,各具獨特的文化特色和地理景觀,建議用一整天的時間,以騎車環島的方式邊走邊玩,探索不同角落的美好,令旅程更富趣味。沿途你可以發現奇岩怪石、欣賞絕美海岸景觀,跟蘭嶼的「居民」山羊為伴,累了脫下鞋子到島上特色的發呆亭放空,盡情享受自由自在的度假時光。飛魚季期間環島,更可以目睹島上每家曬飛魚乾的壯觀景象,記得不要走到當地民居附近觀看或拍下處理漁獲的畫面。(圖片來源: 臺東縣政府)
夜撈飛魚則是蘭嶼獨有的體驗,近年推出以後立即成為蘭嶼人氣的旅遊方式﹗夜撈飛魚一般是4至5月的限定體驗,已報名參加的民眾會在碼頭集合,穿上救生衣後每人會獲發一個網子,然後在船長的指導下,捕撈躍出水面的飛魚。旅客可以把捕獲的飛魚帶回民宿請店家料理,或請幫忙將飛魚急凍宅配到家裡食用。想要近距離觀看捕飛魚的過程、甚至自己體驗捕飛魚的樂趣,可以在出發之前先詢問當地民宿和店家並進行預約。(圖片來源: IG@yu_an1230)
會依當日海況安排登船港口(紅頭港、龍門港、東清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