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cover Taitung> 深度之旅 >臺東創意食尚 -「無塑市集」最好玩﹗

臺灣每年使用約160億個塑膠袋,比歐盟國家多出接近4倍,而夜市更是重災區,根據臺灣環境資訊中心統計,平均每5分鐘就會用上116個塑膠袋。塑膠袋不能回收,只會不斷堆積在自然環境,埋在土裡100年也不易分解,不慎落入大海更會嚴重影響海洋生態 — 以上所述甚至未把其他塑膠餐具算進去,可見人類貪圖一時方便,對自然與自身的遺害深遠。

真的非使用塑膠產品不可嗎?不﹗

臺東慢食節被媒體公認為「全臺灣最不塑的市集」,連續五年推動環保飲食文化,而在今年11月14至15日舉行的秋季市集中,單日參加活動的遊客計3000人次,可是全日所產生的垃圾不超過40公斤﹗究竟是怎樣做到的呢?

台東慢食節

無塑市集,推動飲食新趨勢

原來主辦單位除了在宣傳活動時鼓勵民眾自帶餐具、設有清洗槽讓民眾清洗餐具,更在招商時禁止店家使用一次性的免洗餐具,參與的攤位也積極推動零塑理念,只提供租借餐具,部分店家則以天然素材如香蕉葉、月桃葉、血桐葉等盛載食物。民眾不但沒有感到不方便,反倒樂在其中、響應環保—「原來葉子可以作為餐具,感覺很新鮮,也讓我們認識原住民的智慧﹗」、「這個活動很有意義,餐具只用一次就丟掉太可惜了﹗」、「雖然不是臺東人,但因為很愛這個地方,所以更不想污染它。」活動的意義不言而喻。當你看見饕客拿著洛神花冰淇淋甜筒,珍視著玉蘭花葉摺成的甜筒套;會場內人手一份以天然葉片裹好的佳餚,眼神流露出新奇與雀躍;每家每戶把帶來的野餐墊鋪在草地上,席地而坐,就像熱鬧而輕鬆的嘉年華,你會恍然大悟:只需要給予這樣的平台,便能讓民眾輕鬆地實踐環保。

(IG Photo: @foodie_alun)

台東慢食節

100% 接地氣的台東市集

臺東慢食節跟一般市集不同,展出的全是臺東在地的美食,集結來自縱谷、海線、南迴、市區的慢食店家與農民,民眾不用跑遍全臺東也能認識本縣各地區的原生食材,進一步透過飲食了解在地的文化與歷史。臺東的土地豐饒,孕育出多元的農作物產,例如:紅藜、木鱉果、金針、洛神、油芒、馬告、樹豆等,2020年秋季慢食節即以「有種餐桌」為主題,介紹臺東獨有的食材品種,結合店家創新的烹調手法,呈獻出不一樣的臺東味:恰比兔子的木鱉果口味德國麵疙瘩,柴米DailyKitchen的馬告香檸炙燒豬堡、親山農園的洛神米釀紅藜冰淇淋、七度空間甜點烘焙的油芒千層酥等美食皆讓人驚豔﹗你錯過了今年的慢食節嗎?請密切留意〈發現臺東慢食〉FB,明年一定要把握機會﹗

(IG Photo: @m0895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