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人們意識到環境永續經營的重要,想要生存的現況能夠永續發展,守護下一代未來、共創美好,並非是遙不可及的理想目標,其實從日常生活中就可以實踐累積建構,進而產生顯著的行動力。在2015年由聯合國提出的「2030永續發展目標」-SDGs(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具體內容包含消除飢餓、促進性別平權、負責任的生產與消費、減緩氣候變遷等17個永續發展目標,藉由建立明確目標,提供政府機關、民間企業、全體民眾做為行動指針。在臺東有間巴奈達力功坊,在透過重現阿美族傳統技藝「樹皮衣」的同時,更是充分展現SDGs的實踐力。
樹皮布文化曾是一度失傳的原住民傳統技藝,巴奈達力功坊,體驗製作樹皮布活動,帶動更多人認識原住民傳統工藝文化,推廣這項阿美族的傳統技藝,不但活絡了地方觀光經濟,同時展現原住民傳統文化新的活力,使得這項技藝可以讓更多人了解並能代代傳承下去,無形中實踐了SDGs裡的「SDG 8 尊嚴就業與經濟發展」促進持久、包容性和永續的經濟成長、「SDG 9 產業創新與基礎建設」建設具有韌性的基礎設施,促進包容性和永續的工業化、「SDG 15 保育陸域生態」保護、恢復和促進陸域生態系統永續利用,SDGs即臺東的生活方式,不需費力追求。
巴奈達力功坊是由沈太木(阿美族名:巴奈˙達力功)於2008年4月成立,過去曾是都蘭部落頭目的他,在擔任頭目期間,時常想著要為部落和後輩做些有意義的事情,於是開始研究在部落已經消失的樹皮衣製作,對於重現傳統樹皮衣,可說是功不可沒。利用構樹與雀榕的樹皮,結合現代生活創意,製成獨特的樹皮衣,此項珍貴技藝頻頻受邀到各地示範教學,也吸引外國媒體關注。
巴奈達力功坊樹皮DIY體驗活動,過程約2個半小時,包括阿美族傳統器物介紹;巴奈達力功坊參觀,欣賞由樹皮製成的衣服、帽子等手工藝品;樹皮布構造及運用簡介;親自體驗如何將樹皮從樹幹上取下,實際體驗樹皮敲製,樹皮帽製成、或樹皮包製成、還有樹皮所製成的防曬棒球棒及彩繪。不過樹皮包及棒球帽所需製成時間較長,需時三到五天,若有等待時間考量,也可以直接購買現場的現成商品帶回家。
巴奈達力功坊除了製作傳統服飾外,同時致力於樹皮技藝與現代生活結合,例如打造樹皮帽、白色新娘婚紗,其中特殊的白色新娘婚紗,光是採集製程就花上一年多的時間,不僅需收集質感、紋路相近的樹皮縫製而成,後續再利用布和漂白過的樹皮混搭而成,樹皮古樸質感,打造出與市面上婚紗迥然不同的材質質感,而樹皮婚紗也成了部落工藝的標竿。
巴奈達力功工作室成立的目的,主要源自對部落文化傳承的使命感,整套的樹皮衣,僅提供展示,不做販售,目的是希望這一傳統技藝可以保存傳承。其它像是阿美族情人袋和帽子等皆有販售,更透過不同媒材結合樹皮,傳承與創新下,未來還規劃將打好的樹皮製作成筆筒、吊燈、小錢包等物品,增加實用性。
下回有機會到都蘭旅遊,記得預約參觀東海岸絕無僅有的樹皮衣,以及參與體驗活動,親手感受敲打樹皮,體驗樹皮布製作的樂趣。在每次的行動與決策中,一起努力達到永續發展的可能。圖片來源 痞客邦 Nicole的生活日記
地址:臺東縣東河鄉都蘭村43鄰445-13號
電話:089-531-970、089-530-428、直接打巴奈頭目手機0911-811970
- 網址:粉絲頁